密陽
讀書時你也會有這個經歷吧:基督教學校的團契聚會,總會有一些弟兄姊妹叫你去。你當面拒絕,又或先去過後發覺不對勁而再拒絕,有沒有惹來一些異樣的目光?好像在說:哎也!你真係唔識貨!年少無知,有些甚至會因而遠離你,就好像你做錯事一般。事實上,讀有宗教背景的學校,是否規定學生一定要信奉讓宗教呢?若果拒絕信奉,他們又憑甚麼自恃是一位道德裁判者一樣,認定你是罪人又或是冥頑不靈的呢?
我記得團契第一個環節已經註定我從此絕緣。那是一個叫「歡迎你」的環節,由全體邊唱歌,邊向當天第一次出席的同學握手。我肯定有很多人很享受那種突然有很多人主動來認識你的自我滿足感。但我只覺得我不會因此而成為你們的一份子,又或和你們混熟,更遑論接受這套理論?
這是一個再爛不過的笑話:任何基督徒不懂回答的問題,「神是全知全能的」便一定被搬出來擋駕,然後奉送一個似笑非笑,想發老脾但又要保持克制的尷尬青情。可能是他們也自知並非萬能,所以時不時就會搞一些踢人入會的聚會。即是呢,有人講道,最後大家一齊祈禱,願意相信的人就請行出來,接受永生。我就未試過走出去,而且還偷看有那些人被踢入會。然後呢?那些弟兄姊妹會問你,幹嘛不出去呀?你不受到感動嗎?然後又是那個高人一等的表情。
這也是我看《密陽》最感共鳴的地方。戲內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滿口信教之後便可解決一切的嘴臉。然而我想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這個念頭吧:上帝真的全知全能?全度妍在戲中便問那個藥房老闆:若果上帝是仁慈的話,那為甚麼要奪走孩子的生命?老闆不懂答,又是以「上帝已經安排好一切」來打圓場。然後那些「踢人入會」的聚會啦、讀經會啦、祈禱會啦,還有基督徒說話的口吻啦,所有的畫面都是熟悉的,就益發強化了自始以來的疑問:信了教,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不信教,不可以得到心靈的滿足嗎?
《密陽》成功的地方在於對生活日常的描摹,導演都沒有刻意誇張細節,就連小孩被綁被殺都沒有被拍出來,拍得最多的就是全度研的生活,怎樣煮飯洗衣服弄頭髮逛街。可惜的是導演的那條大橋:質疑上帝及宗教,到了最後也只是停留在提出質疑的這個點子上。全度妍本來就因為心靈空虛而被踢入會,當她知道殺人犯也信了主後獲得主的原諒,才突然知道自己不能接受:怎麼我未原諒他,而主可以先原諒他!然後便全是全度妍因不信任主而做的反叛行為。但是導演沒有再進一步探討作為人及作為有信仰的人的衝突和調和,總之全度妍就是(只可以)質疑質疑又質疑,到最後一個鏡頭,男主角幫她理髮,鏡頭拉遠映著一抺陽光,這是不是導演的回應:全度妍終於要回到「人」的層面,願意接受男主角的幫助去理髮,去對應她情願放棄宗教的恩典而獲得救贖。但若果整條橋只是這樣子「扭一扭」,事情就可以簡單地二分化:信、不信,而中間的灰色地帶卻失諸交臂。而失去丈夫和孩子的背景又是多麼容易讓導演去說自己的故事,因為心靈空虛、備受打擊的人才會因為一刹那的感動而被宗教感召,而很少人真的去質疑宗教的本質,這就注定全度妍的三分鐘熱度並不能真正解決其問題。
換句說話,導演只是將我們每個人曾經有過的念頭「上帝真的萬能?」給拍出來,但往後卻未能有何跟進或提出新鮮的觀點。而且部份場面似是刻意得過了頭,例如全度妍擊破正在祈禱聚會的家的窗戶,以及在佈道大會上播放高唱「說謊」的流行曲。或者保守的社會風氣造就了這個效果,單單提出質疑就已經是勇氣的表現了。印象中茱迪科士打主演的《Contact》對宗教的反省似是來得更深刻動人。
我記得團契第一個環節已經註定我從此絕緣。那是一個叫「歡迎你」的環節,由全體邊唱歌,邊向當天第一次出席的同學握手。我肯定有很多人很享受那種突然有很多人主動來認識你的自我滿足感。但我只覺得我不會因此而成為你們的一份子,又或和你們混熟,更遑論接受這套理論?
這是一個再爛不過的笑話:任何基督徒不懂回答的問題,「神是全知全能的」便一定被搬出來擋駕,然後奉送一個似笑非笑,想發老脾但又要保持克制的尷尬青情。可能是他們也自知並非萬能,所以時不時就會搞一些踢人入會的聚會。即是呢,有人講道,最後大家一齊祈禱,願意相信的人就請行出來,接受永生。我就未試過走出去,而且還偷看有那些人被踢入會。然後呢?那些弟兄姊妹會問你,幹嘛不出去呀?你不受到感動嗎?然後又是那個高人一等的表情。
這也是我看《密陽》最感共鳴的地方。戲內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滿口信教之後便可解決一切的嘴臉。然而我想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這個念頭吧:上帝真的全知全能?全度妍在戲中便問那個藥房老闆:若果上帝是仁慈的話,那為甚麼要奪走孩子的生命?老闆不懂答,又是以「上帝已經安排好一切」來打圓場。然後那些「踢人入會」的聚會啦、讀經會啦、祈禱會啦,還有基督徒說話的口吻啦,所有的畫面都是熟悉的,就益發強化了自始以來的疑問:信了教,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不信教,不可以得到心靈的滿足嗎?
《密陽》成功的地方在於對生活日常的描摹,導演都沒有刻意誇張細節,就連小孩被綁被殺都沒有被拍出來,拍得最多的就是全度研的生活,怎樣煮飯洗衣服弄頭髮逛街。可惜的是導演的那條大橋:質疑上帝及宗教,到了最後也只是停留在提出質疑的這個點子上。全度妍本來就因為心靈空虛而被踢入會,當她知道殺人犯也信了主後獲得主的原諒,才突然知道自己不能接受:怎麼我未原諒他,而主可以先原諒他!然後便全是全度妍因不信任主而做的反叛行為。但是導演沒有再進一步探討作為人及作為有信仰的人的衝突和調和,總之全度妍就是(只可以)質疑質疑又質疑,到最後一個鏡頭,男主角幫她理髮,鏡頭拉遠映著一抺陽光,這是不是導演的回應:全度妍終於要回到「人」的層面,願意接受男主角的幫助去理髮,去對應她情願放棄宗教的恩典而獲得救贖。但若果整條橋只是這樣子「扭一扭」,事情就可以簡單地二分化:信、不信,而中間的灰色地帶卻失諸交臂。而失去丈夫和孩子的背景又是多麼容易讓導演去說自己的故事,因為心靈空虛、備受打擊的人才會因為一刹那的感動而被宗教感召,而很少人真的去質疑宗教的本質,這就注定全度妍的三分鐘熱度並不能真正解決其問題。
換句說話,導演只是將我們每個人曾經有過的念頭「上帝真的萬能?」給拍出來,但往後卻未能有何跟進或提出新鮮的觀點。而且部份場面似是刻意得過了頭,例如全度妍擊破正在祈禱聚會的家的窗戶,以及在佈道大會上播放高唱「說謊」的流行曲。或者保守的社會風氣造就了這個效果,單單提出質疑就已經是勇氣的表現了。印象中茱迪科士打主演的《Contact》對宗教的反省似是來得更深刻動人。
留言
那又如何?如非這樣,那些訊息又
怎能逃過教徒的冷眼,帶到眾人的眼
前?
如果有興趣的話,就著 "全知全能" 這一個題目,翻查基督教的教義書籍,不是那些屬靈書,你便會發覺到,過去有很多人細心分析過這條題目,我相信沒有一個答案如同你文中的理解。不過我要提一提,作者必須在哲學上打好基礎,才能明白到神學所言說的對象,與及神學話語的結構方式。
最後,我要指出,這是一套非常好的福音電影,導演把因信稱義的核心,拍了出來,而且指出律法之功的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