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
今早乘小巴,司機放著一首fing頭版的雜錦串燒歌,我可以辨認到的只有劉華的慢歌。那些beat都是來來去去幾種,比起十多年前2 Unlimited那些更「純正」更直接。正常情況下我是會拿ipod出來抗衡的,但見到司機邊聽邊「印」腳,一副陶醉於節拍並顯得精神飽滿的樣子,我也就樂於看看他們怎樣人歌合一。司機大佬還要是彬彬有禮,這些地下fing頭歌著實有振奮人心的作用。
廣東流行曲一直都把焦點放在旋律和歌詞,此之所以跳舞音樂仍然走不進主流,因為大部份流行曲消費者都未能視節拍及編排為欣賞指標。司機大佬邊開工邊聽歌,節拍的律動令他精神爽利,情況大概就像跳舞音樂般,先放下甚麼內容深度情感探索,最緊要是官能刺激。要不然那些地下大大都不會無聊到專門把那些柔情慢歌變成舞場新貴,大概就是一種反擊,你們這班人終日情情搭搭,就是不知道我們需要的其實是能夠燃起生活動力的刺激!
其實一直覺得香港製作的快歌,焦點都不是快歌本身。要顧住易入耳,要有一兩句hookline,怎知顧得旋律易記又放棄了節拍空間編排的經營,這種情況尤其在twins的身上經常出現,最終的結果就是令覺得她倆在自製熱鬧,我們在台下仍然冷眼旁觀。有時又可能為了要配合隻舞,搞到音樂歌詞亂晒籠唔知唱乜唔知點編之下只有隻舞入屋,郭富城很多快歌也是要營造經典手勢而放棄音樂性。
近幾年的remix市場又委縮不少,最係威係勢的remix碟,記得的就只有幾年前華星幫陳奕迅找來另類樂人重玩的那一張。其實remix本身呢個term是否很娘呢?很八十年代?所以很難佔一主流地位?以前每見到remix就很有興趣聽,大概是出於對新聲音的渴求。那些陳澤忠、林礦培、到後期的cy kong,他們的混音版本實在大大充實了音樂空間。陳澤忠幫林憶蓮弄了一個house形象,之後又幫劉華整了隻「獨自去偷歡」,手法稍為粗糙,但那種跡近撕裂式的聲效又極盡煽情之能事。林礦培幫張立基固然是代表作,但幫李克勤弄的兩首歌「In the City」和「閃電傳真機」用聲新穎,而且著重擺位,有點日本音響系的影子,那些流竄的電聲聽得出仲新過現在流行曲用的那些罐頭貨。
市場反應給了remix是雞肋的結論。沒人肯花錢買碟,更遑論可能只有死忠fans才會掏腰包的歌手remix專集。然而我們不能忽視混音作為引進新聲音的作用,至少我們可以製作一些不是fing頭feel而較有質素的混音讓司機哥哥邊開工邊fung機。
廣東流行曲一直都把焦點放在旋律和歌詞,此之所以跳舞音樂仍然走不進主流,因為大部份流行曲消費者都未能視節拍及編排為欣賞指標。司機大佬邊開工邊聽歌,節拍的律動令他精神爽利,情況大概就像跳舞音樂般,先放下甚麼內容深度情感探索,最緊要是官能刺激。要不然那些地下大大都不會無聊到專門把那些柔情慢歌變成舞場新貴,大概就是一種反擊,你們這班人終日情情搭搭,就是不知道我們需要的其實是能夠燃起生活動力的刺激!
其實一直覺得香港製作的快歌,焦點都不是快歌本身。要顧住易入耳,要有一兩句hookline,怎知顧得旋律易記又放棄了節拍空間編排的經營,這種情況尤其在twins的身上經常出現,最終的結果就是令覺得她倆在自製熱鬧,我們在台下仍然冷眼旁觀。有時又可能為了要配合隻舞,搞到音樂歌詞亂晒籠唔知唱乜唔知點編之下只有隻舞入屋,郭富城很多快歌也是要營造經典手勢而放棄音樂性。
近幾年的remix市場又委縮不少,最係威係勢的remix碟,記得的就只有幾年前華星幫陳奕迅找來另類樂人重玩的那一張。其實remix本身呢個term是否很娘呢?很八十年代?所以很難佔一主流地位?以前每見到remix就很有興趣聽,大概是出於對新聲音的渴求。那些陳澤忠、林礦培、到後期的cy kong,他們的混音版本實在大大充實了音樂空間。陳澤忠幫林憶蓮弄了一個house形象,之後又幫劉華整了隻「獨自去偷歡」,手法稍為粗糙,但那種跡近撕裂式的聲效又極盡煽情之能事。林礦培幫張立基固然是代表作,但幫李克勤弄的兩首歌「In the City」和「閃電傳真機」用聲新穎,而且著重擺位,有點日本音響系的影子,那些流竄的電聲聽得出仲新過現在流行曲用的那些罐頭貨。
市場反應給了remix是雞肋的結論。沒人肯花錢買碟,更遑論可能只有死忠fans才會掏腰包的歌手remix專集。然而我們不能忽視混音作為引進新聲音的作用,至少我們可以製作一些不是fing頭feel而較有質素的混音讓司機哥哥邊開工邊fung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