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

可能連當事人都不知自己的包袱原來如此巨大,大至一個程度是不放過任何機會展示身上的重量,以顯示就算未能承其精髓,也是一脈相承的道統傳人。作為觀眾,我們可能就是愛從何韻詩身上找到梅艷芳的影子,然而我們都知道她不可能是另一個梅艷芳。剔除了梅艷芳基因,究竟觀眾會背離她,還是她自覺沒有自信失去倚靠而暗淡?


當然是自己小人之心。沒看演唱會沒有發言權。但看報道那段舖天蓋地的八十年代舞蹈,眾巨星上身的所謂致敬,難道就不是師承梅艷芳的「百變」?沒錯,「百變」梅艷芳真的令人懷念,但那時樂迷還未被寵壞,資訊也相對貧乏,梅艷芳的策略可被視為「一條龍服務」:你看我一個人就等如看了十個。那時候還是百貨公司當道的年代吧。到了現在,我們還會不會為「百變」而驚嘆呢?大家都可以在互聯網找尋全世界,有甚麼世面未見過?何況市場的分眾愈來愈少,twins攻少男中佬、陳綺貞攻大學生、F4攻中女、李克勤攻中產、呂珊胡美儀攻師奶,歌星賣的都是個性和型格,有時甚至愈另類愈有市場,那「百變」還可不可以當是一個賣點呢?


看何韻詩出席各頒獎禮的衣著及行徑,或多或少想營造一種「梅艷芳徒弟」的感覺,那些特別構造的歌衫,你不會說它們靚,但肯定突出。在這個層面上,無疑承襲了梅艷芳永遠另一眼前一亮的表演外觀。我不知道何韻詩算不算已選定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因為至目前為上也還未有一首算得上是入心入肺的作品(那些主打慢歌仍不脫k歌格局,重要性全因歌詞而來)。希望他引以自豪的是師傅的處事態度而不是其形象歌路,因為巨星不能複製,時光也不能倒回。

留言

匿名說…
有趣的是,何韻詩係佢師傅過身後先積極學佢既百變形象,而佢先越來越紅。或者咁樣,佢才更加積極咁當自己係阿梅上身。

題外話,近日小弟壞了電腦,網誌停產。今日上網,發覺好難上到我的網誌,請問你能否瀏覽我的網誌?不然,我要考慮一下轉地盤了。
dosss說…
我上到你的網誌喎又。不過之前一排可能受地震影響,就上不到啦。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