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


看本地演唱會的DVD,鏡頭角度來來去去那幾個,不是由上而下的廣角鏡就是埋身近鏡,有時影伴奏就已經叫做有花臣,影前影後加埋矇鏡就叫做幾有feel,兼且要顧及唱k而配上佔三分一的字幕。這樣一比較,看mr children最新的2005 tokyo dome live DVD,人家剪接有節奏,慢歌可以一鏡大頭直落無移位,快歌可以加插不同觀眾反應,有時又映樂隊成員彈結他的會口郁郁跟住唱,這樣一比較之下,高下立見了吧。


看見那可坐幾萬人的場館,我明白他們根本不會想來香港做live。我們的思維被紅館綁得太緊,每個歌手都以進軍紅館為終極理想,卻未想過這是否一個理想的演唱會場地。地方的限制令舞台和攝影都難以發揮創造力。是不是紅館的特殊構造令到藝人對那些浮跨的舞台設計愈趨迷信?其實我們是不是想看一個可以讓鐵甲萬能俠出動又或可以變身的舞台?所以說商台的拉闊雖然已是明日黃花,但他們的形式也可以引起一陣的話題,你不能否認有很多人是想看那種一個景一套衫直落的演唱會的。所以最近才知道陶?、鄭中基和Soler原來同用一個台,真的覺得有點希望了,大家都是想去聽歌吧。

留言

匿名說…
仲有,我見過香港D live video, 人地 bass solo 時會影住支結他(因為分唔清邊支係 bass 邊支係 guitar),guitar solo 時會影住個主音係度飲水...真係吹脹.......

如果係隊 band 自己帶埋隊 crew 黎影,就會 make sense 好多....
Sunny Chan說…
『每個歌手都以進軍紅館為終極理想』,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在紅館開show,就要找「演唱會之父」張耀榮,但要知道「耀榮餘落」的算盤當然要有餘有落,最緊要是買錢落袋。要知道開演唱會對於耀榮來說是一項投資,當中又涉及一千幾佰萬的融資,可不是幾個音樂人可以輕易做到的「大」Project。

既然「餘落」行頭,演唱會的DVD又是另一個商機。演唱會的DVD 由唱片公司主理,最會付錢買正版的,當然是兩大k公司。鏡頭的角度當然一定是來來去去那幾個,不然的話你教人怎樣跟著唱。大家大可以看看唱片鋪的演唱會的DVD,往往是卡拉ok版比無字幕版多;又通常是卡拉ok版很買錢,才會出無字幕版。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