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平庸化

聽完劉美君的《Love Addict》之後,我只想聽回黃大煒的「你把我灌醉」又或者優客李林的「認錯」,總之要原裝正貨,不要翻唱。

我當然知道發燒天碟是塊肥肉。在下載當道的今天,只有發燒天碟的消費質感不容易被MP3所模擬。難怪陳潔儀、林子祥到劉美君也出發燒天碟,還要是翻唱:買雙重保險,熟悉的歌更能鎖定目標顧客,就是那些較有消費力及年長的一輩,仍然有被唱片感動過的一群。

問題是近年的翻唱太過千篇一律,就是一種「發燒天碟」的模式:用著名製作人及音晌達人監修、找經典歌翻唱、然後編曲往往為配合「發燒」音響而改成幾個樣版,這邊有弦樂製造臨場感,那邊有二胡小提琴獨奏增添立體感。然後我們會稱這批作品為「發燒級」,歌者的演繹「好有感情和韻味」,買這些唱片「好有品味」。

事實上,這個模式已經慢慢把一種壞品味傳給樂迷,就是「情感平庸化」時代已經來臨。奇就奇在(其實也不奇怪)消費者全盤接收,覺得每逢發燒碟便是高雅品味的代名詞,歌者稍為肉緊或放鬆的演繹便是「深情」。然而這種翻唱只是在磨蝕原唱的特色,加入「偽高雅」的元素,使消費者覺得「這樣子才是感情豐富的實力派表現呢」,骨子裏其實只是平庸空洞的情感陷阱。

你聽「認錯」,其實只是因為林志弦的高音及漸次激昂的佈局,令這首歌有其獨特的位置;你聽「你把我灌醉」,就是懾於黃大煒的悲涼演繹及空靈的編曲;你聽「走鋼索的人」,不就是因為李泉那去蕪存菁的風格和一往無前的自戀?在「發燒」模式下,所有這些令原曲成為經典的元素一掃而空,換成了不痛不癢,為求配合「發燒」特質的編曲,而這些編曲往往就是那幾個模樣。

也不想只提名牌,但以往翻唱叫人記起的,都只是黃耀明和關淑怡。黃耀明把作品改頭換面,再注入另類解讀已是其招牌,後來就更把鄭伊健的「友情歲月」挪為己出。關淑怡則把舊作的精粹加以渲染發揮,所以「忘記他」同樣哀怨動人、「深夜港灣」則更不能自拔。試問近年的翻唱,有誰可以去到這種高度?

留言

林綸詩說…
翻唱, 仲要玩到連翻唱自己都要出碟. 你說得很到肉!

Like: 然而這種翻唱只是在磨蝕原唱的特色,加入「偽高雅」的元素,使消費者覺得「這樣子才是感情豐富的實力派表現呢」…

Share:
翻唱之神 —— 重唱是奪權、整合還是反芻?http://tributeto.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09.html
匿名說…
"覺得每逢發燒碟便是高雅品味的代名詞,歌者稍為肉緊或放鬆的演繹便是「深情」。"

CAN'T AGREE MORE~
happy prince說…
說得好。翻唱可以,但不喜歡每次都以「高雅」的包裝,令人感到的卻是平庸、作狀。
林綸詩說…
傳統報紙編輯的口味不同, 也可能願意去細聽華語音樂分析的讀者不多...我成日諗, 明明通街都鐘意聽歌, 但傳統媒體花在其篇幅是如何地少...和電影好像很不同 :p
匿名說…
藍奕邦翻唱亦有一手,不過佢唔係為出天碟而翻唱,他最近的演唱會,便翻唱了lady gaga,講男講女等作品,無論在編曲及演譯,都非常出色.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