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董

有線電視台獨家跟周杰倫做專訪,又考他對新戲的對手了解有多少,又即席要他只用結他清唱龍捲風。周杰倫舉手投足都有一種自信,而最重要的是他不怕於人前表現出來,這門拿捏精準的手藝,不知是因為語言(國語)的隔膜減低了炫耀的味道,還是龐大的名氣作為堅實的支持而毫無顧忌?答中問題,他會雙手舉起拇指說,是不是很厲害?唱千里之外,會突然費玉清上身。「我知我是蠻行的。」答得淡然,卻不會過火。試想想郭富城這樣說要嘔多少飯才行?


很多人拿陶喆與周杰倫來比較。陶喆是精於扮洋人,周杰倫是利用洋人的框框,注入東方的靈魂。陶喆首張大碟被很多說到天上有地下無,說穿了只不過是門面華麗,音調上下求索之後沒有多少感情被記掛上心。新作「太美麗」更是有目共睹的不求進取,進求形式的極致,致令「忘不了」這種具有傳統美學的音樂淪為三四流的陪襯角色。周杰倫的旋律始終能找到年青人的動力及對生活細微的感觸,論音樂的深度,大概陶喆永遠追不上如「龍捲風」或「黑色幽默」般那種精緻的空間感,那種鑽探情感世界的膽色和義無反顧。


不論在演唱會或是一般的訪問,周杰倫一直有意識地示範何謂「少年得志」。我懷疑他之所以受港人歡迎,是大家都厭倦了本地藝人的假惺惺。不論你資歷高低,大都要表現謙厚,明明做出成績都硬是要千多謝萬多謝,唯恐被人說未紅先驕好勝,久而久之我們對「驕傲」這個詞的褒揚意義都忘記了,只會為它加上奚落的色彩。不是嗎?開演唱會一定要三跪九叩,承諾要加倍努報答大家的支持。那麼你賴以成功的那一把聲線、那一個亮麗的軀殼、那一閃即逝的創作靈感、那一門叫人汗顏的琴藝,難道你都不覺得應該在感謝欄中佔一席位?多年前看周華健演唱會,他唱完「讓我歡喜讓我憂」後說,做人不要妄自菲薄,Aska也應該要多謝我唱了這首歌,才能讓亞洲其他人認識他。誰會有他這樣的勇氣?有他這樣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過香港人一直對「外人」特別優待。周華健、周杰倫都是台灣人,大家會抬出文化差異來擋駕。難道真的如林奕華所言,在香港做藝人,有時真的要當自己不是人才能做下去。

留言

匿名說…
"本地藝人的假惺惺" ... 講得好, 扮謙虛, 米比人話寸...哈哈....

peter to, a copycat.

jay, 寫慢歌有一手, 作品好多都真係靚, 有自己既sound, 不過佢已經重覆左自己好一段時間, 問題只係幾時聽厭, 當然, 點都好, 暫時比起好多台灣野, 仍然值得聽.

或者拋開地域就自然無果種地域感覺, 即"香港人一直對「外人」特別優待", 本地流行曲創作既土壤係瘦脊, 製作係無heart, 無計. 本地唔本地, 都係食住外國音樂既奶大.

不過, 都唔係無佳作, 例如王苑之既"我真的受傷了", 簡單短句重覆, 做到扣人心弦, 非jay 既一輪嘴能及. 陳光榮, eric kwok 都幾好.

實在都無話有人永遠寫咩歌都好, 無論邊度人, 都係一隻隻去聽.
匿名說…
從來沒喜歡吉吉的歌.. 為什麼當初他那麼受到吹捧?
匿名說…
周華健好似係台灣發展嘅香港人。
aulina說…
又要自爆,雖則都叫做乜台灣都聽,真係一張陶喆都冇買過(上moov聽過唔計)。反而周生枕住明知被屈都覺得值。更抵死係,我問兩個細路呢排邊隻碟最好聽,兩個都話周杰倫,一個成日唱千里之外,一個由朝到晚聽媽媽的話……

其實看見他們這種唱作人,有點後悔自己小時候為什麼不用心學好一件樂器,如果自己能看譜,能多懂點樂理,聽起流行曲也好、輕音樂也好,總會多一點體驗。
aulina說…
BTW,周華健真的是香港人,但在台灣時間一定比在香港長,就像翁倩玉和陳美齡一樣,怎說也只能說是日本人一樣吧?
匿名說…
haha我岩岩係圖書館借左陶吉吉頭兩隻大碟,即係俾人擺上神台果d

真心,兩個d歌都ok既,我亦都無興趣比較
周杰倫既歌,我有共嗚感多d,某程度方文山好大功勞,你話:陶是精於扮洋人,我真係kaka聲笑左出黎,我初初聽佢d歌,都係平常心聽,真係唔知佢乜頭乜路,睇樂評先知好多人當佢係鬼佬R&B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