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註定


當年入到大觀園,全部都是唱片,有些你懂,有更多你不懂,被那海量的陣容所嚇怕,繼而敬畏,覺得那是一道力牆,把你拉進無底深潭。今天,在那電腦畫面上,鍵入幾個字,或者力道未如實體那麼血淋淋,但彈指之間一樣見天地。

你和前度在那裏認識?好像是首次約會的地點吧,因為大家都喜歡The Verve,所以約在那裏看看其他Brit Pop選擇。真好,不用消費,光是試聽都可以消磨一兩小時。今天,大家在網上試聽完了,約在那個小場地看表演,來得更迫真吧。何況,約會?現在還有沒有這個名詞?

去日本那邊的連鎖店,他們都很用心的整專櫃,又貼推介在試聽機,在香港這邊就未曾見過(多年前在MCB有位浪人N每次碟評都可以做貼紙推介的,差在有沒有人肯貼)。近年或者又是唱片業退潮,連這些推介都少了。那麼,連這種最後的吸睛手段也用不上了,因為那個串流軟件都會自動推介相關資料,一按入去即聽,不合意也不浪費很多時間。

那些老闆都說要搞多元化,又賣DVD耳筒週邊甚麼的,美其名是全套音樂體驗。但你又要給貴租,又多利益關係,最終其實甚麼也比市面貴,又不是甚麼限量款式。或者香港太小了,甚麼也可以有專門的賣場,也不夠人家的niche market玩。「去果度買咗個耳筒。」給人聽到好像不太專業。

那些專家又說早就要做網購,不聽老人言現在就要執笠啦。這些廢話我們都聽過,只是懶得說穿。真要聽音樂的,總會有渠道買到心頭好。一聽流行曲,可能會因為大店而以為方便找到唱片,又或當逛街順便買埋一份,但想買之時又貴過人。而究其實,在香港,有邊個只聽一般流行曲的人,會乖乖的付錢買唱片?流行曲?不是免費的嗎?我有錢都睇演唱會啦,買到唔睇又可以炒黃牛,幾勵志呀。

連鎖唱片店結業,我們只會關注他那些東西減價,沒有人高呼「今天是香港樂壇最黑暗的一天」。我們要買唱片的仍然會買到,不買的就更不會可惜。那些「那些年我們都逛過大唱片店……」只是老餅自我安慰。我都是老餅,我沒覺得很可惜,因為它們注定要消失。你罵老闆沒心做唱片店,其實就算有心,都只是延長死亡時間吧了。真正要消費的目標群眾,不是喜歡到小店買碟吹水,隱敝樂迷就上網買碟,反正我情願俾郵費都唔想益你俾月租。

「當年我在沙田那裏的大電視看到Sunny Day ServiceMV,幾震撼呀……」這些話當年,真的用來留給下一代吧。他們會立即用手機搵到,看了幾眼,心諗,有幾震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