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圖1.0
偶然看到當年捧紅夢劇院,樂意唱片公司老闆Keith Yip近年的專訪,出乎意料原來是位老伯,而且表達能力有限,主持人想多探深入故事只好空手而回。更出乎意料之外,原來三十多年後,仍然有一大批人對夢劇院念念不忘,去年重出的黑膠反應熱烈,今年剛重版的劉文娟個人大碟也上了銷售排行榜。
80年代末還是譚詠麟及張國榮的天下,四大天王未出道,樂隊熱潮也方興未艾,夢劇院無疑是異類。未有文青、周慧敏未入行、兩位不是美人的組合以所謂「清新」風格推出幾張也算暢銷的唱片,令Keith可以有資金再搞了李恵敏、彭羚出來,也算是下啟了九十年代的盛世。
其實Keith的訪問解答了一個疑團。因為Keith自認不聽廣東歌,只聽外國東西,所以他為夢劇院寫的歌都不像廣東歌,這也解釋了為何他們的作品是「清新」:因為從來沒有過。夢的作品其實不單止是不按廣東歌本子而行,根本就是我行我素得像孩童隨口唱,旅律走向脫離了我們的預期,你會想怎麼可能在這裏可以夠膽唱成這樣子,但又令人精神一振,好像有人終於揭穿了某個人人皆知的秘密,找回了純粹的真相。好像「全自動星夜」最後那句的兩個字「芳踪~~~」佢又真係夠膽死兩個高音直去,這種揭穿潛規則的手法比比皆是。「天生一對」是他們最為人知的作品,但其實這曲寫死了,因為太過著意要寫代表作,沒有了他們一貫隨意散漫,有點「妙手偶得之」的神韻。
90年代不是出現了飛圖唱片嗎?我就總覺得夢有點像飛圖1.0,到了梁雁玲那時已是2.0。夢可能多了點靈氣,畢竟都是兩位歌手親自寫,但其實很多都意義念糊的,但求有得唱而矣。音樂的製作偏向有點笨拙、有啲kick kick哋,用的聲不是很well-crafted。當然飛圖目標就是做卡拉OK,他是有能有做得好但沒有做得好,夢就或者是礙於資源,或者更殘酷的技已至此。但兩間公司的那種天然呆、木獨、有點尷尬的力度,真的為當時的樂壇提供了相當可貴的分眾娛樂。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感受,相信拿飛圖來比會刺中很多夢迷。懷舊很好,但夢的東西真的不是會令人回味再三,今天聽你可能會有點啟示,原來當年都有人這樣子玩了一圈,但是不是能啟發人心、又或是樂壇傳奇就有點那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