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LM佐丹奴 DLLM bossini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人會為本地時裝品牌沒落而惋惜。應該沒有吧,因為他們都是中資了,或是made in China,割席也來不及。

Bossini去年剛給李寧收購,只是4,662萬,半個豪宅單位的價錢。然後看見有人貼它的產品標緻抄日本牌子。上星期我去過,才知他剛過去的冬季完全抄了North Face的倉石一樹系列,減價了都沒人買。店內沒有本地客,一個南亞家庭正看得興高采烈。我為它找借口:這些事都是在賣了盤之後才有吧。

我曾看過一個日本的博客,他隔兩三天會貼一件在Uniqlo買的貨,然後分析貨的優劣,那一刻我就想香港不會有同一件事,因為香港人一直都看不起這些本地牌子。隔兩三天就報一下,有這個金錢(雖然不是很多)都不會浪費在這些東西上面,要說就要說名牌,連Uniqlo也上不了台面。

但為甚麼不呢?沒有uniqlo, zara之前,一般香港人對成衣的選擇是甚麼呢?Esprit是當時的貴價貨,普羅百姓都是走去giordanoU2吧。這些本地成衣品牌塑造了整個世代的美學標準(如果有的吧),我們卻不會為它們而驕傲,反而總覺得沒錢才去買。當然後來Uniqlo那種日式美學改變了後一代的價值,這些本地品牌說穿了就是一堆廠佬,只懂造衫,不懂賣感覺,U記那種less is more著重由你去配搭而生的時裝感覺,他們是捉不了的。所以U記賣最基本的單品長賣長有,本地品牌還走去出反領Polo(U2消失前真的有幾年出的polo恤領背面是有顏色的),還在意這種「見衫就是衫」的傳統。

The rest is history。港牌幾近覆滅。但我卻撫心自問,成為佬之前的青春歲月,這些品牌著實陪伴我成長,到了可以買名牌的時候,我仍然每季都去這些店舖看看有甚麼花臣。千禧之際,Milk的大寶曾說過bossini的背心外套是他的best kept secret,我還記得那期是他和劉華一起上號外封面的。黃源順也說過baleno的內衣最好著,佘宗明就說過Uniqlo的夾綿長褲是冬天良伴(雖然不是本地牌)。本地品牌也成為過談資,只是未成氣候,最終發展不到成為像u記那種夾雜點愛國心態的跨國企業。本地品牌的陀地味最難甩,你也不會跟人說你穿利工民吧?

有時在街看到有人還在穿佐記的POLO,或者仍然有U2標誌的退色TEE,也會心微笑,真的人間有情。近幾年本地品牌以G2000最落力,副牌At Twenty都是天下一大抄,但至少那一刻我真心覺得香港有手信了。G2000自己也開了條用日本料的線,我在特賣場買到一件用solotexcoach jacket,跟本和nanamica沒有分別。今季想買一件啡色的TEEU記沒有,在baleno找到99元兩件還是涼感的。bossini出了一件短袖淺卡其色功能料恤衫,穿上和muji labo一樣,只是$145。是的,他們根本沒創先河的東西,也不會像U記和宜家般「是但執一套都唔會死錯人」,大部份東西仍然是一看就要暴走的(當然未至於去到大一百貨的底線),但他們給予普羅消費者一個挑戰:錢就是沒有的了,但只要你有心,彩蛋也是為你準備好的。他們沒有U記的制服味(現在一眼都看出誰穿UUUUUTEE),也不像H&M的質素大倒退,Zara的地產經紀或陳百祥味,你仍然要在衣堆中尋找Mr Right,然後你還可以大叫「我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牌子」,因為你至少真係課金。

記得還有U2時,應是90年代末,他們找劉青雲做模特那期,出了一本免費的cataloge在店內派發的,裏面是他們今季的出品,卻教人如何和名牌配搭,好像是用U2TEEchanel外套那個玩法。如果今天本地品牌還有心做下去,這種90年代的天真坦率,會不會是他們突破的契機?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