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貞《華麗的冒險》


又是陳綺貞。每次陳綺貞出碟,我第一個反應不是想聽她的新歌有幾好聽,而是一個「好偉大」的「文化」問題:為何香港不能有我們的陳綺貞?


最近看了林奕華的幾本「等待香港」,他認為香港的青年的一項共通點,就是怕突出自己。我們會因為怕群眾壓力,縱然有很多不同的想法,都會因為怕被別人話「想出風頭呀?」「嘩,咁樣諗法,你好清高呀?」而最終被消磨掉,所以香港人最叻的是複製而不是創作,是馴服於主流安全價值而不願另闢蹊徑,因為堅持自我可以是一句漂亮的口號,實行上來其實機會成本相當高。


這可否解釋香港不能有陳綺貞?陳綺貞由「少女標本」入行,一直堅持風格,入大學選讀被香港人普遍認為是讀屎片的哲學系,不賣樣不賣潮,卻奇跡地能以本色示人而讓人喜愛。我想在香港,你當初若以創作女聲自居,第一張碟有沒有人肯投資已是大問題,就算出了碟,可能歌迷又會話,sell性格?扮晒野!歌都未聽已經打三十大板。在台灣陳綺貞卻如主流歌手般受人愛戴,十場演唱會旋即售罄,還很有禮貌地印了張「多謝」的海報放在地鐵車廂。香港出不了陳綺貞,先不談論文化環境等大題目,香港有那位歌手有這種謙厚氣質,出海報來多謝大家支持,見得最多的反而是「反應熱烈,加開三場!」。香港出不了陳綺貞,是因為在陳綺貞那?,我們看見我們不能達到的「自由,自我決擇」境界而陳綺貞能達到?就算陳綺貞可以自決,亦因為她是台灣人而不是香港人,所以我們會擁戴她而不是落井下石說:「做音樂?讀哲學?扮晒野,搵唔到錢扮有型!」這種風涼話?


離開滾石,簽約台灣的avex trex(!),自己身兼製作人及經理人,找來一班另類樂手在租來的倉庫作同步錄音,你說香港有那位歌手有這份能耐?有大公司支持的那些實力派經常出來指指點點,陳綺貞卻只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份,而且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不需這張碟要hip hop,下張碟要rock。《華麗的冒險》與陳綺貞的前三張大碟有一個很大的距離。如果說前三張是一個清新及生活味道濃重的陳綺貞,《華麗的冒險》可算是一重成長的標誌,當中陳綺貞把玩那種bittersweet的成長觸動可謂更加得心應手,告別了以往那種童稚式的自我天地,這和她上一張單曲《after 17》有直接的關係,after 17就像是一種告別昨天的儀式,年紀大了要用另一種心態去迎接未來,於是就有了這一張較沉重的大碟。好像很少人提及《華麗的冒險》是陳綺貞成長的關口,是的,我們之所以受其感動,就是因為我們也是一天一天地成長,當中的點滴卻只有陳綺貞透過歌曲作記錄,青春的律動轉化為內歛深沉的自省。我們通常只會看見一個歌手隨著唱片而「改變」(所以我們有百變梅艷芳),卻不是「成長」(所以周星馳自兒童節目至周大導的故事,會比梁朝偉的多變影帝更容易打動人心):試問「改變」的情感跨度又如何及得上「成長」?


逐首歌評論很無謂,聽陳綺貞是要享受過程,享受概念帶來的衝擊,所以因為「旅行的意義」加了弦樂而覺得小了木結他的清新,又或者「Sentimental Kills」變成椎名林擒電結他橫飛而覺得缺少了以往的靈巧,也是無謂的解讀。陳綺貞的轉變,在這個時刻發生是水到渠成,因為她知道成長的不獨只是她,我們也是。我們成長中遇到很多一時接受不了的事物,慢慢地後來卻也會開始欣賞甚至熱愛起來。這,正是那些在這張大碟找不到熟悉氣味而失望的人的最大反諷。形式(編曲及形象)從來不是陳綺貞的賣點,就算她的歌變為brit pop,變為folk rock,變為管弦大製作,我們只是愛她對生活的執著,對價值的反思,對生命的熱愛,甚或對青春的義無反顧。《華麗的冒險》的重點在冒險,而不是華麗。可能陳綺貞真的是「華麗」了(上網知道她穿LV拍雜誌封面),但其本質卻仍是叫人趨之若慕的(「我買結他要買同一牌子同一型號的,這就和其他人熱愛名牌沒甚麼分別。」陳綺貞說。沒有刻意說自己不傾慕名牌,陳綺貞仍然是那個平凡,偶而頑皮的女生。)

留言

littleoslo說…
我倒看到認為是她成長成熟轉變的網文。無論如何,我較少會聽到那些說風涼話的人, 但整體香港社會的價值觀實在功利,很多人並無選擇。香港是一個很難實踐理想的地方。

死啦,點解睇你個blog咁耐,仲成日形住你係台灣。
匿名說…
香港市場細係現實,就算同為非主流樂迷相同百分比,實際數目都少得很;而香港過去幾十年最大的海外市場所需要的就只係每年出2張碟的港式音樂慰藉,所以唔多似大路貨的晌本地來來去去就成為小眾。

熱門文章